说到FPS,给国内玩家印象最深的不是拿着“0x5f3759df”进行了出色算法优化的FPS之父约翰卡马。也不是促进网吧普及的“CS 1.6”。这几年不是旺盛的“吃鸡”游戏,而是每年创下新纪录,是众多玩家心中良好的《使命召唤》系列。

早年经历

《使命召唤》的初代作品发布于2003年,是由制作了《荣誉勋章》系列游戏的制作人员,出走老东家后成立了IW,才制作的。游戏力求突破的增加了大量的AI队友,带来了和当时制霸FPS市场的《荣誉勋章》完全不同的体验。

随后于05年发布的《使命召唤2》,虽然初代已用优秀的画面和残酷的环境描绘令玩家印象深刻,但制作组决定在还原真实的二战体验上,更进一步,因此设计了让玩家拥有更多自主权的任务。

这个时期的制作组,其实早已不愿意为烂大街的二战题材开发游戏,但是动视坚持二战才是市场需求,于是IW在T组忙着做二战题材的《使命召唤3》时,瞒着上级开发出了“COD4”。

巅峰时代

2007年发售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也系列第一次将背景搬到现代。这部堪称“COD”系列巅峰的作品,开创性的使用电影级别叙事手法,惊艳世人。多达54人同时在线的模式玩法,展现了超前的技术力。超越同类游戏的绝对沉浸体验和游戏的游戏手感,让玩家爱不释手。对于人物和剧情的深度刻画,使得玩家久久不能忘怀。16年的重置版,更是证明了在其系列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另一个开创新纪元的,是一直和IW交替做“COD”的T组,在完成“COD5”对二战时间线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他们拿出了《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不仅打造了另一段成功的叙事FPS系列,更是由于将僵尸模式开发到了极致,让游戏的可玩内容大幅增加。

从第7部开始的长时间跨度剧情,和“现代战争”系列,带着“COD”引领了FPS市场相当长的时间。从第4部到第9部,“使命召唤”这块金字招牌可谓无人不知,实至名归的王者游戏。

败絮其中

在成为年货冠军的那几年,动视虽然口碑市场双丰收,但是公司和内部制作组的矛盾越来越大。由于上层对IW的各种干预,使得“现代战争2”制作难度增大,到2010年时,动视更是以“不服从管理”为由,将IW管理层开除。这引发了IW的大罢工,大量员工出走,动视在发动多方救火后,才将“现代战争3”顺利产出。虽然没有巨大的突破,也总被玩家诟病,但三部曲也算落下帷幕了。

“黑色行动”系列在冷战,未来,科幻这样长时间轴的跳跃下,确实为玩家带来强烈的新鲜感。接过“现代战争”系列开创的顶级叙事体验FPS的大旗后,由于题材越来越受限,风格的固定化,市场上同类型作品也发力抢占市场,没过多久,玩家还是产生了审美疲劳。似乎走下坡路,也是“使命在召唤”吧。

尝试突破

动视在打造“使命召唤”上,一直不遗余力。旗下一共有四个工作室在为系列制作游戏。

T组作为IW分裂后力扛重任的元老,一直在着手开发“黑色行动”系列,迄今为止一共推出了五部作品。为维护“COD”的口碑,可以说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只不过T组对于系列剧情的把握实在是一言难尽,过于脑洞大开的内容,和怪奇的表现形式,让剧情一直在时好时坏的方向上摇摆。好在对于游戏性内容的把握不失水准,不断发扬旁支的游戏乐趣,僵尸模式这种招牌玩法之外,更尝试了吃鸡模式的融入。

在损失了一大批“COD”核心人员的IW,也一直在努力恢复元气。19年发售,以《使命召唤16:现在战争》命名的系列重启作品,是新IW自证实力的作品。该作技术上无可挑剔的优秀,单人剧情也可圈可点,侧重多人模式的体验,也更符合当下FPS的潮流。只是“现代战争”系列一直都是以惊艳的单人体验做卖点,而过于短小的单人剧情,即便是有着旧角色的回归,也难堪称完美,对于“现代战争”的拥趸来说,味不太够。虽说主打的多人模式制作用心,但16的优秀,全靠同行《战地5》的衬托,这种言论还是层出不穷。

另外动视还成立了大锤工作室来制作使命召唤,这个由《死亡空间》制作人牵头的工作室,在从未独立制作过FPS的状态下,拿出了《使命召唤:高级战争》这样的争议之作,拉来了当红的明星饰演大反派,画面效果也大幅的改进。只是对于FPS玩法的过多变动,使得玩家对此褒贬不一。

还有个一直穿插于各个作品间的乌鸦工作室,其对于各系列作品,也或多或少的贡献了自家的力量,只是由他们自己牵头的项目,却是“COD”历史上败的最彻底的《使命召唤OL》。由于枪械平衡做的太差,游戏显示的优化也不行,虽然国内一早就由腾讯正版代理了,奈何稀碎的运营和过于倾向氪金的机制,加速了游戏的衰亡。“COD”的IP号召力,不仅没为国内FPS市场带来任何改变,反而还巩固了之前统治者的地位,着实有些讽刺。

焉知非福

“使命召唤”的坎坷命运,可以视为起点太高,以至于自绝后路。“现代战争”在故事体验上开创的辉煌,和对于战争真实残酷的反思,至今无人能超越。许许多多玩家是因为“现代战争”和“黑色行动”的优秀叙事而爱上了“COD”系列,但是动视如今重心早已转移至多人体验,这也是导致“使命召唤”系列在玩家群体中的声誉,总是在下滑的原因。

其实“使命召唤”系列也在往上攀升,在最近的几部作品中,不同的制作组,都在尝试不同的突破方向,在背景上从过去到未来都有涉猎,试图在叙事中加入更深刻的反思。在经历了多代作品演进后,也用实力证明了转型多人模式的正确性。衍生于《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却可独立运行的大逃杀类作品《使命召唤:战区》,一经发布,便如黑马一匹,热度居高不下。

二战大概是个永不过时的题材。据传“COD”的下一部作品背景为二战后的50年代。也许玩家腻了,但对于二战遗留问题的反思还在继续。希望大锤组的《使命召唤18》,能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1.《“使命”浮沉,一“召”是否百“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使命”浮沉,一“召”是否百“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7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