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旅行,体验过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走过。
也许是黄山的奇景太美,幻化在我的心中的;也许是黄山的气韵太盛,让我心醉神迷。屡次登临黄山之后,在我的心中只剩下博大的胸襟,安然的希冀,和热烈的静谧。
黄山是目前中国惟一的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其景色之胜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竞相描绘。传说黄山原名为“黟山”,因山色青黑,遥望苍黛而得名。黄山四绝: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扬名海内游客;黄山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以其盛景享誉四海旅人。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登临黄山之后盛赞曰:“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
黄山以及难以形容的意境之美让人陶醉。在耀眼的阳光之下,黄山自有一份刚劲,自有一副铁骨铮铮;在云雾缭绕之下,黄山又是那样妩媚动人,欲语还休;阳春三月漫山遍野山花浪漫,黄山将自己的热烈展现的淋漓尽致,料峭寒冬之时,银装素裹的黄山又彰显着一份圣洁。1800多米的山峰,站在这里眺望黄山,便发现连绵不断的山峰形态各异,如斧凿刀劈一般险峻,黄山亦峥嵘而崔嵬。在悬崖峭壁之上,又看到古松嶙峋,在云雾缭绕之间、在显赫的深涧之间诉说着威武,诉说着挺拔,述说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黄山也以山峦的苍茫闻名遐迩。眼前迭起的山峦仿佛悠远的历史,沉淀又流溢在我的眼前。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念,却也不似来的路上那样笑闹,这里的静谧把每个人都感动了,让每个人都沉醉了。怡人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畅游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仿佛诗歌向旅人涌动而来,仿佛那最美的乐曲定格成了这一幅瑰丽的画卷。极目眺望的时候,内心当是那样的安然,那样的沉稳。人生如此刻心境,便再无顾虑,再无焦躁,再无惶恐。
黄山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徽州三雕,雕刻着黄山人的生命历程;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更成为了黄山的标志。在这里,你会看到三百多处摩崖石刻,去感受文人骚客将千古风流尽书于此;在这里,你会看到两万多首作品在描绘这俊美的山峦,感受历代文人雅士的深厚情怀;在这里,你会感受到“黄山画派”的水墨丹青,在挥毫泼墨之间感受那份磅礴与伟岸。
从黄山之巅向下眺望,山峦与密林、云海与瀑布,一切都是那样幽静。而那依山傍水在山脚的村落更有一份古朴的气韵,那是千百年来黄山给予人们的涵养,大气而又质朴。是啊,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心血,包含着几千年来的沉淀,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实在太过深厚。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物质追求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有些浮躁,是否能够坚守传统文化,坚守传统历史和信仰当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更是对于今天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的重要指导。畅游黄山,切问黄山,你用心与它沟通,去聆听山峦给你的答案。
时代的脚步在迈进,黄山从不拒人千里。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每年在黄山市举行一次。游览黄山之旅、探问黄山民居之旅、歙县之旅、道教圣地齐云山之旅、太平湖千岛湖胜水之旅,黄山用一份包容与一份热情迎接着每一位来客。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发展的今天,每一个文化之地都要面临着商业开发的考验;我们不得不承认,今日的黄山已经吸引了许多关注,旅游开发、文化挖掘、媒体宣传、海外交流……黄山承载着太多责任,也经历着时代变革中的太多考验。只是黄山面对着这些浮华依旧沉着。山毕竟是山,挺拔如山,俊朗如山,不动如山。江淮山河的盛美,徽地人民的友好,就由黄山的一棵迎客松来彰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识庐山面目,只缘身在此山,有时耗尽一生去追逐不如一时的体会,不如片刻的顿悟。于是我走在这黄山之路上,让人生旖旎,眺望未来不再彳亍:爱情的萌芽,堕入爱河或者背道而驰;友谊的纪念,或是那时的浮华或是疯狂过后的寂静;岁月的懵懂,或是一颗坚定不移的心,或是迷茫如雾的眸岚。当我踱步在那山峦一角,我看到时光斑驳在眼前,我听到人生答案在无问中解开。
作者简介:吴铜俭 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 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音乐、文学、摄影)会员 高级政工师 创作的音乐、歌曲、文学(各类文章)、摄影作品等千余篇/件在省部级、国家级报刊刊发。
1.《关于四海旅人我想说氤氲黄山皆盛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四海旅人我想说氤氲黄山皆盛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18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