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件很多都找错了攻击对象,完美的喷子其实我们没有道理。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导语,可能有些读者已经按耐不住要对本篇文章“开喷”了。别急,接下来笔者就一步一步来分析导语何出此言。
既是10周年赛事,又让观众翘首以盼两年,本届TI10本应该给观众呈现一个完美的开门红,不过在种种原因之下,这届价值超过4000万美元顶级电竞赛事的首个比赛日成了一堆“谢特”。
先来复盘TI10首个比赛日的问题吧。首先,本届赛事原本定于北京时间下午3点进行的揭幕战由于服务器等问题,导致赛事推迟大约90分钟,长时间的推迟导致部分观众出现了一些不满情绪。
另外,虽然比赛进行了长时间延迟,但是服务器问题似乎并没有完美解决,在昨天的各小组比赛中,游戏卡顿已经成了常态,这再次引起了一些观众的质疑。当然,观众们对这些小瑕疵也并不care,毕竟已经等待了两年,也不差这几分钟几十秒的耐心,不过接下来“官方”的操作却将观众的怒火彻底点燃了。
在首个比赛日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国内各直播平台的解说主播均被要求设置10分钟延迟进行直播,也就意味着观众们如果在国内直播平台的主播解说间收看TI10,要比在客户端收看比赛延迟15分钟。
延迟15分钟是怎样的概念?笔者在此引用一位社交媒体中网友的评论:以TI8打比方,最后总决赛OG众人已经捧起不朽盾,现场也放起礼花庆祝了,我们还在喊“LGD,咚咚咚”。这无疑大大影响了直播平台观众的观赛积极性。这还不是最恶心的,由于直播平台与客户端存在5-15分钟的延迟时间,还会引出一大批本就让直播观众深恶痛绝的“剧透狗”,直接影响直播平台观众的观赛体验。在诸多影响之下,国内知名DOTA2解说团体OB战队全员下播,不少圈内KOL也纷纷在社交媒体吐槽官方的“迷之操作”。
正是这一系列幺蛾子,让TI10的首个比赛日变得惨不忍睹,也让DOTA2的负面新闻在TI这个盛会中挂上了微博热搜。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究竟是谁让TI10的揭幕日变成一场不折不扣的闹剧?
“罪魁祸首”是完美还是V社?
由于中国区观众反应激烈,事情也迅速传到了V社耳中。今天,V社正式在DOTA2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国内延迟15分钟的规则解释。
单从这一内容看,不管是完美还是V社,要求直播平台的主播们设置10分钟延迟直播似乎并没有任何毛病。但是为了刨根问底,笔者又查询了本届TI10的社区直播政策,来寻找V社官方如何界定商业主播。
上图便是V社官方社区直播政策的内容之一,其中标红的内容很好理解,通俗来说在TI10转播过程中,所有在直播平台上进行比赛转播的账号均为盈利性质,也就是说,只要是游戏主播转播TI10,都必须根据规则设置最高15分钟的延迟。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不管是DOTA2国服代理完美世界“假传圣旨”还是V社确实对中国直播平台进行了干涉,起码符合程序正义。同时也意味着不管是完美主导还是V社主导,此次针对国内各直播平台主播的直播延迟要求,本质上是按官方规则来办事的。
说到这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官方规则内容在发布的短时间内已经人尽皆知,为何还是没能平息国内观众的怒火呢?因为大家都发现了规则所存在的漏洞。
除了国内直播平台以外,有不少观众以及主播均发现,海外直播平台Twitch上的主播并不受上述官方直播政策的影响,仍然可以无延迟直播比赛内容。因此,国内观众认为中国区被官方差别对待了,甚至给完美世界扣上了“乳化”的帽子。
对此,笔者也对比了Twitch上的TI10直播情况,发现Twitch主播确实存在无延迟直播的情况,这是否坐实了完美或者V社对中国区观众差别对待的事实?其实单以Twitch还难以下结论,原因在于Twitch与V社就TI10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官方对Twitch大开方便之门也能解释的通。那TI10在其他海外直播平台的转播情况如何呢?截止撰稿时,笔者共查阅了Twitch、Youtube Live、Facebook三个平台,发现除了Twitch之外,后两者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这样一来,事实已经很明显了,确实只有国内直播平台受到了直播政策的“关照”。此时,完美或者V社针对国内直播平台以及观众的行为坐实了吗?并没有,根据上文V社官方的直播政策内容,不管国内被要求10分钟延迟是完美的意思还是V社的意思,这一要求都是按规矩办事,因此,大家对完美世界的攻击其实并不占理。
问题又出现了,海外平台为什么不受官方政策监管?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答,虽然V社有直播延迟的详细规则,但是对于海外直播平台,V社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在国内,完美世界作为运营商,并未像V社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从上文分析来看,单讨论15分钟延迟这则争议事件,其实很难讨论谁是谁非,即便完美世界“假传圣旨”,也只是照章办事,观众们更不必将其上升至“乳化”层面。而海外的无延迟直播,想想“度假社”这个称号的由来就很好理解了。
程序正义=无辜?非也
在一些观众看来,上文可能存在给完美、给V社洗白的嫌疑,但是程序正义指的只是国内直播平台延迟15分钟这件事的落实,如果将视角放大,我们就能很轻易发现“官方”身上存在的问题。虽然延迟15分钟是V社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规定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文章开头已经提到,从观众角度来说,15分钟延迟存在诸多“恶心人”之处,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15分钟延迟这一规则的程序正义而消失。其实,过去各类DOTA2职业比赛在直播平台转播过程中,也有延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延迟并非是平台与主播自发设置,而是赛事官方进行设置,这样的做法便能够最大程度上解决不同平台之间,或者主舞台与主播解说之间的“时间差”问题。这样一来,虽然观众们同样是观赛延迟,但是起码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但是TI10的新规无疑起到了反作用,国内对规则的遵守与海外对规则的无视不仅导致中外观众、客户端与直播平台观众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时差”,而且还需要主播自发设置延迟直播,这带来的问题太过明显了。
将观众向游戏客户端引流的想法可以固然理解,但是采用针对主播群体的方式无疑是“杀鸡取卵”。何以见得呢?从V社角度来看,TI赛事由于开放版权原因,直播平台的转播并不会为其带来切实可见的商业利益,所以V社对直播平台设置5-15分钟延迟规则的不合理并不在乎。但是从整个DOTA2生态来看,起码在国内,DOTA2直播对游戏生存与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举个简单直白的案例,之前DOTA自走棋的火爆除了游戏玩法原因之外,也沾了不少主播带火的光。
此时对主播设下直播延迟的限制,则相当于这些DOTA2游戏主播无法直接与观众互动,自身流量与营收均会受到明显影响。也许有人认为,V社这一规则是断了主播靠TI吸引流量与礼物的财路,所以主播群体反应才会这样激烈。这样的说法其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DOTA2生态中商业化本就是短板,TI的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商业化短板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让大家都有饭吃。纵然V社并不依靠直播平台来赚钱,也无法实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V社为了帮助客户端引流而去通过直播政策断游戏主播们的财路,让这些靠DOTA2为生的主播们为爱发电,无疑是“杀鸡取卵”之举。
V社的“自私”可能还不止这些。TI10打响之前,IG与茶队出现核酸检测阳性,赛事官方第一时间甩锅的做法令人寒心。而且从出征TI10的中国队方面我们也了解到,本次参赛队伍在罗马尼亚从出行到住宿餐饮均由队伍自主解决,V社也任由参赛队伍“自生自灭”,对比同行们的其他顶级赛事,TI无疑又落了下风。
DOTA2国际邀请赛如今是全球奖金最高的单项电竞赛事,而奖金池的积累也全凭玩家与粉丝贡献,这不得不说是行业内令人向往的成果,但即便是赛事、游戏产品已经走过了10年,成绩也如此斐然,赛事官方却始终在消磨观众与俱乐部的热情,这样的“迷之操作”恐怕只会让DOTA2未来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
1.《【nba live 10】专题是谁让TI10揭幕日变成了一坨“谢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nba live 10】专题是谁让TI10揭幕日变成了一坨“谢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0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