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以63万多人伤亡为代价,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送回38线以南,迫使对方坐到谈判桌旁,签订了停战协定。在此期间,韩军和联合国军也付出了57万人以上的伤亡代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135万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新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从此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得不正视这个新生的政权。

正是这场战争换来了之后70多年的和平环境。正如最近上映的电影《长津湖》里所说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佩服毛主席等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同时,更是感激100多万将士的流血牺牲,为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尊严。

在两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面对的是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经历了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争,每一仗都是硬仗。志愿军将士完全是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血肉之躯将对手打服。更是有几场惨烈的战争,令对手也不得不佩服。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几场最惨烈的战争。

1.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长达43天,对于作战双方而言都是地狱般的43天。

其时已经是朝鲜战争的后期,参战双方处于边打边谈的状态。就上甘岭这个地方而言,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谁能赢得这场战争,谁就能谈判桌上握有更多的筹码。所以双方都不愿让步,以致于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打成了拉锯战,成为整个朝鲜战场上著名的绞肉机。

在仅有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上,双方投入兵力多达10万多(其中我方4.3万,敌方6万余人),我方伤亡1.15万,敌方伤亡1.5万。

联合国军调集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上甘岭阵地发起轮番猛攻,其激烈程度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上甘岭的高度被削去了整整两米。但即使在这样的炮火覆盖下,依然未能摧毁志愿军战士的战斗意志。在43天的战斗中,共击退了敌方900多次冲锋,阵地丢失了59次,又收复了59次,最终我方守住了阵地,取得最终胜利,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阵地全部被我军收复后,随手抓把土,就可以数出32块弹片,一面红旗上有381个弹孔,1米不到的树干上,嵌入了100多个弹头。

在上甘岭战役中,经常出现整个连队打残打没的情形,这个连队失去了战斗力,别的连队就顶上。像黄继光这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斗英雄就多达38位,除了给战友扫清障碍,不惜用血肉之躯去堵住枪眼的黄继光,还有双腿被炸断还坚持用机枪扫射,最后拉响手雷宁死不做俘虏的孙占元;负伤之后,拿着手雷滚入敌群中的欧阳代炎;左腿被炸掉,挪着残躯把爆破筒插进敌人地堡,并用胸膛牢牢堵住的龙世昌……

而从美军的视角,惨烈程度也可见一斑。美军在八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发了7块代表美国军事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平均一年不到一块,而在上甘岭战役中两天就发出三块。战后,美军收集尸体整整运了30卡车,而这当然不是全部,因为大部分尸体还在我军阵地上。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在敌军的炮火攻击下,很难将弹药、食物等物资运上阵地,哪怕是带上一壶水,也可能要牺牲几个战士的生命。战士们在坑道里渴到甚至连尿都没有了,而这种情况下依然要顽强抵抗敌军一波波的冲锋。

在炮弹的轮番轰炸下,很多顽强活下来的战士日后也出现了听力的问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都,很多战役的规模都比上甘岭战役大,但唯独上甘岭战役是最出名的,就是因为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

相关影视作品:《上甘岭》、《上甘岭-最长的43天》、《英雄儿女》、《浴血上甘岭》,电影《决战上甘岭》已经立项,陈凯歌导演,吴京、刘昊然主演,将在2022年上映,值得期待。

铁原阻击战

铁原阻击战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期间。

第四次战役后,志愿军的主力已经部署到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1951年4月22日,彭德怀下令发起第五次战役,一开始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经过与我军1年多的交手后,联合国军将领发现我军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后勤补给一般只能坚持一个星期。于是提出了“礼拜攻略”,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第五次战役初期,联合国军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迅速撤退,他们的意图是等我军补给耗尽再进行疯狂反扑,面对联合国军的异样,彭德怀等高级将领当然很快便察觉到敌军是有目的地后撤。

28日,开战第6天,我军携带的补给所剩无几,而敌军主力未遭重大损失,并且占据着有利地势,形势对我军十分不利。29日,我军停止进攻,就地休整并修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敌人战略反扑。

与此同时,为了打破僵持局面,我军调动第三、第九兵团秘密向东线移动,计划对敌军进行东西夹击,但敌军提前做好了准备,我军并没有达到战略意图,至5月21日,我军补给耗尽,东线进攻被迫结束。

而此时,敌军飞机对我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频繁轰炸,导致物资运不上来,我军只得放弃占领的阵地,开始有组织地后撤。

其时,铁原是我军战略物资的中转站,大部分物资都存在这里,可以说是我军的心脏。而此时,敌军居然妄图越过我军直扑铁原。

如果铁原被占,志愿军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更糟糕的是,由于铁原远离前线,所以此地并没有驻扎主力部队。

5月29日,敌军5万多主力已经推进到铁原以南20公里处。而此刻铁原附近并没有部队,最近的部队支援铁原至少也要七天的时间,但铁原一天也等不了。

也许命不该绝,在西线作战损失严重的第19兵团63军此时正好撤下来到铁原补充休整。阻击敌军的任务就落到了63军的头上。

63军是一支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部队,还来不及休整,兵力也只有24000人,而此时敌军已经增加到了7万人,而且都是坦克大炮等机械化装备。人数、装备都不占优势,如果组织阵地战,也许一天也抵抗不了。

我军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术——将大部队化整为零,以排、连为单位,分插在20多公里的战线上,坚守200多个阵地,梯次阻击敌人。这意味这每一个排、连都是一个敢死队,都是自杀式的阻击。

面对敌军的坦克、汽车,志愿军战士经常是抱着炸药包与敌军同归于尽。当敌军占领一个阵地就意味这这个阵地的连队已经全军覆没了,而敌军很快又会遇到另外一个连队。

这种战法能有效地迟滞了美军的进程,但伴随着的是一个又一个连队的全军覆没。

从5月30日至6月10日,短短12天内,63军付出2万2千余将士的代价,坚守阵地12昼夜,完成了阻击任务,为我六十余万志愿军主力争取到一线生机。

63军入朝时是53000多人,而铁原阻击战后仅剩不到万人!而铁原阻击战中也无一人被俘!据说63军很多四川籍战士,战后,63军军长傅崇碧觉得愧对乡亲父老,再也没回过四川老家,此为后话。

向四川人致敬

铁原阻击战相关影视作品:《铁在烧》、《跨过鸭绿江》

长津湖战役

我们刚刚看了炙手可热的电影《长津湖》,对这场战争有了一定的了解。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不仅要面对战斗力强劲的美陆战一师,还要面对长津湖50年不遇的寒冷天气。

由于御寒冬装准备不足,由于天气的原因第9兵团就造成减员30000多人(其中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

御寒衣服严重缺乏,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中,志愿军通常每个班只有一两张棉被,在夜间战士们只能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长津湖战役中,很多战士不是战败,而是冻死在冰冷的雪地里,甚至有三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上,被称为冰雕连。

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下行军打仗,很多战士即使没有战死,也被冻伤截肢,终生残废。有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坏冻硬了,碰一下就整个掉了下来,完全没有知觉。

但这并没有影响志愿军战士的士气,即使在美军劲旅陆战一师地面密集的炮火和各种火器编织的密不透风的封锁下,在天上铺天盖地的飞机的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和机关炮所构成的死亡的大网下,志愿军战士仍然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进攻,无畏惧地向敌军攻击。

期间更是成建制地消灭了美军劲旅“北极熊团”。

为了阻挡美军的撤退,我军进行了层层阻击,美军3天时间只能后撤22公里。在阻击过程中,经常出现和美军拼刺刀、肉搏的情形,甚至还用上了锹、镐。更是出现了很多像杨根思那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

支撑美军继续坚持的是飞机掩护和精良的武器,而我军仅有的只是顽强的战斗意志。

武器装备悬殊,即使战斗意志再顽强也仅能延迟美军的撤离,但却阻止不了。美军最终还是撤到了水门桥,过了水门桥,美军就能成功撤离战场了。

面对最后的屏障,我军派出了敢死队三炸水门桥,战况也十分惨烈。

长津湖战役中,我军虽然未能全歼敌人,但也使陆战一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伤亡减员达13961人。而我军的伤亡则更为惨重——共减员5万多人,其中战斗减员14000多人,冻伤减员30732人。

长津湖战役的惨烈很大程度是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

长津湖战役相关影视作品:《长津湖》、《冰血长津湖》、《1950他们正年轻》,《长津湖》原班人马目前正在创作下集《水门桥》,很值得期待。

此外,飞虎山阻击战、松骨峰阻击战、汉江南岸阻击战也是很惨烈的战斗,只是规模小了一些。

1.《medal of honor专题之致敬志愿军战士:盘点抗美援朝最惨烈的几场战争,长津湖排第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medal of honor专题之致敬志愿军战士:盘点抗美援朝最惨烈的几场战争,长津湖排第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0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