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命令他的将军之一刘乐谷留在京城观察朝廷的一举一动。
朝廷中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向他报告。每年他都向朝廷献上战俘、牲畜、奇禽异兽、珍珠宝贝。各种各样的东西络绎不绝,沿途的郡县都疲于运送,而朝廷的官员们却对他大家赞赏。
安禄山再次进京城谒见李隆基。安禄山体重三百多斤,大腹便便,李隆基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的肚子中有什么东西,为什么这样大?”安禄山回答说:“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对陛下的一颗赤胆忠心。”李隆基听了十分高兴。一天,李隆基让安禄山拜见太子,安禄山不拜见,周围的人都催着他拜见。安禄山站在那儿说:“我是胡人,不懂得朝廷的礼仪,不知太子是什么官职?”李隆基说:“这是储君,我千秋万岁之后,由他代替我管理你们的。”安禄山说:“臣向来愚蠢,一直以来,只知道陛下您一个人,不知道还有储君。”
在众目睽睽之下,安禄山没有了办法,只得向太子行礼。李隆基相信了他的话,对他更加宠爱了。
一天,李隆基在勤政楼大摆宴席,招待文武百官。李隆基让文武百官,都按次序坐在楼下,却令高力士安排人,为安禄山在皇帝御座东面的一间房子里,设上画有金鸡的屏障,摆上卧榻,让安禄山斜躺在上面。文武百官到来后,李隆基命令人卷起帘子,让文武百官们观看,安禄山是如何受到自己宠爱的。
李隆基又命令杨贵妃的兄弟和姐妹,与安禄山以兄弟、姐妹相称,像是一家人一样。于是,安禄山就能够随随便便地出入皇宫禁地。安禄山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就自己请求做杨贵妃的儿子。一次,李隆基与杨贵妃坐在一起时,安禄山进来了,他就先拜杨贵妃、后拜李隆基。李隆基问他为什么这样,安禄山回答说:“我们胡人的习惯,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的。”杨贵妃听了十分高兴,李隆基见杨贵妃高兴了,他也十分高兴。
天宝七年,李隆基赠安禄山铁卷。天宝九年五月,赐安禄山官爵为东平郡王。唐朝将帅被封为王,就是从安禄山开始的。八月,又以安禄山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安禄山屡次设计诱骗奚人、契丹人,邀请他们前来赴会。他们到来后,安禄山就让他们喝有毒药的酒。将他们麻醉后,安禄山就命人就将这些人全部活埋,每次都活埋上千人。安禄山又令人把他们酋长的首级割下来,用匣子装起来,上献给朝廷,通过这种方式,向朝廷邀功,先后有四次。安禄山以此作为资本,请求进京城谒见皇上。李隆基命令先给安禄山建起豪华的府第,然后下旨,让安禄山进京。安禄山到了戏水,杨国忠兄弟、姐妹都前去迎接他。从京城到戏水,一辆辆豪华的车子络绎不绝,华丽的车子遮蔽了田野。而李隆基也亲自来到望春宫,在那儿等着安禄山。
李隆基命令有司,在亲仁坊为安禄山建造府第。李隆基命令,一定要把安禄山的府第,建的雄伟壮丽,而不要吝惜花费多少多少钱。房子建成后,又进行了豪华的装饰。贵重的瓷器、玉器,在府第内到处可见。厨房里的东西,都用金子进行了装饰。而一些器皿都是用金银做成的,金饭碗、银淘盆、银丝织成的筐子、银丝编成的笊篱,一件件都价值不菲。而卧室内,有两张昂贵的白檀木床,都一丈多长,六尺多宽。
安禄山府第里的一些东西,甚至超过了皇宫里的。李隆基每次命人给安禄山造房子、赏赐给安禄山东西时,总是说:“安禄山的眼很高,一定要给他最好的,以免让他耻笑我。”
安禄山住进了他的新府第,大摆酒宴,祈求李隆基下旨,让宰相到他的家中赴宴。那一天,李隆基本来想进行一场游戏,因为安禄山的缘故,停止了游戏,命令宰相前去赴宴。
从那一天起,李隆基天天派杨氏兄弟,到安禄式的府第,陪安禄山饮酒游乐,并派大批的梨园、教坊的乐人前去助兴。而李隆基每吃到一样鲜美的食物,或者在皇宫后苑中捕获到珍禽异兽,就派侍中立即骑马,飞奔着送到李隆基的府中。长安城里,给安禄山送东西的人络绎不绝。
安禄山过生日的那天,李隆基和杨贵妃都赏赐给了安禄山许多昂贵的衣服、珍贵的器皿、宝物、还有许多山珍海味。安禄山过生日后的第三天,杨贵妃诏安禄山进宫,用锦绣作为大襁褓,把安禄山像刚出生婴儿一样包起来,命令宫中的太监,用彩色的轿子抬着安禄山,在皇宫中到处行走。皇宫中到处是一片喧笑声。李隆基听见后,问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围的人回答说,贵妃娘娘正在给安禄山按出生三天的婴儿礼仪,进行洗礼。李隆基亲自前去观看,看了后非常高兴,赏赐给杨贵妃给儿子洗礼的金银钱,接着,又重重地赏赐了安禄山。一伙人闹腾够了才散去。自此以后,安禄山常常出入后宫之中,没有人再对他进行拦挡。安禄山有时同杨贵妃一起吃饭,有是整夜都不出宫。朝野中流传着许多安禄山与杨贵妃的龌龊之事,但是李隆基却从来不对安禄山产生怀疑。
安禄山请求兼任河东节度使,李隆基将河东节度使调任左羽林将军,以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户部郎中吉温见安禄山受到李隆基的极度宠信,就背叛了李林甫,投靠了安禄山,同安禄山结拜为兄弟。他给安禄山出谋划策说:“李林甫虽然现在同兄长你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他一定不肯推荐你为宰相。我虽然尽心尽力地为他卖命,但始终也没得到超拔任用。如果兄长你在圣上面前推荐我,我得到重用,我就向圣上推荐荐兄长,有宰相之才,咱们一起把李林甫挤出朝外。那么兄长就一定能当上宰相了。”安禄山听了他的话,十分高兴,就多次在李隆基面前称赞吉温的才干。李隆基也忘记了自己曾说过吉温不堪重用的话,任命吉温为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安禄山把河东的事情都交给吉温处理。
安禄山虽然有取代李林甫之心,但他的狡诈阴险远远不及李林甫,玩弄权术的本领也相差甚远。安禄山同李林甫交谈时,他每次想说的话李林甫都已经猜到,赶在他前面替他说了出来,安禄山十分吃惊。安禄山对其他的文武百官都经常欺侮,但很怕李林甫。每次见了李林甫,就是在十冬腊月,也常常是汗流浃背。一次,李林甫把他引到中书亭谈话,对他说了一些体己的话,并亲自解下身上的袍子给他披上。安禄山十分感动,把李林甫视为至交,对李林甫畅所欲言,称李林甫为十郎。回到范阳后,每当刘骆谷从京城来,他一定要问:“十郎说什么了?”听到李林甫称赞他,就十分高兴。听到李林甫告诉他要好自为之,就用手抓住床说:“哎,我将要死了。”
安禄山既兼任三镇节度使,又担任着朝中重臣,对部下的赏赐、刑法都一个人说了算,掌握着生杀大权,他越来越变得骄横,越来越变得肆无忌惮了。但他想到,自己以前没有拜见太子,肯定与太子有了矛盾。而现在李隆基的年龄已经大了,担心那一天李隆基去世太子登基后,太子会处置自己。他又发现大唐内地缺乏军队,对战争也没有准备,于是,从心里就有些轻视大唐王朝。而他的孔目官严庄、掌书记高尚,经常说他上应天命,有天子之相,劝他带兵进攻中原,夺取大唐政权,自己取而代之。
安禄山开始了为叛乱作准备。安禄山私自收养了同罗、奚、契丹等投降的士卒八千多人,这些降卒都是他经过精心挑选的,一个个身强力壮、能征善战,都被人们称为壮士。而在安禄上的家中,也有一支一百多家奴组成的队伍。这一百多人都是勇猛异常,武艺高超,打起仗来,一个人能赶得上一百个人。安禄山又私养了上万匹战马,集聚了众多的武器。还命令胡人中的商人,到各地做买卖,每年都集聚上百万的珍贵财物,聚集了大量的财物。安禄山以高尚、严庄、张通儒等为心腹谋士,计划、商讨叛乱之计。以史思明、安守忠、尹子奇、田承嗣、阿什那承庆等众多将领为抓牙,积极准备,密谋不轨。
天宝十年,安禄山带领六万军队进攻契丹,他命令奚部落的两千骑兵作为向导,到达平卢以北一千多里之外的地方。当大军到了土户真水,遇到连绵大雨。安禄山带领部队,昼夜兼行,来到了契丹人的大帐。契丹人见了唐朝大军,都十分吃惊。但是,因为几天的大雨,唐朝部队的弓弩都不能使用了。大将何思德对安禄山说:“我们的部队虽然人多,但是远道而来,十分疲劳,已经没精力进行作战了。我们不如先把契丹人包围起来,不发动进攻,让我们的将士先进行休息。契丹人见我们人多势众,必然会胆怯。不出三天,就可以不战而降了。”安禄山根本听不进何思德的意见,反而认为何思德在动摇军心,要将他进行斩首。何思也只好请求与契丹人决一死战。何思德长得很像安禄山,契丹人见了,纷纷围过来争击何思德,很快,就把何思德杀死了。契丹人认为已经把安禄山杀死了,顿时,士气大增。而那两千名奚人骑兵又临阵倒戈,同契丹人一起,向唐军发起进攻。契丹人和奚人前后夹击,把唐军杀的大败,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安禄山被射中了马鞍,帽子上的簪子也被射断了。他丢了一只鞋子,与手下二十多人仓皇逃窜。因为在夜间,追赶的契丹人停止了追赶,安禄山才能够逃入师州。很快,契丹人又把师州城围了起来。
安禄山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和平是与自己不和的左贤王哥解、河东兵马使鱼承仙,将他们两人斩首。
平路兵马使史思明,看到战斗如此惨烈,十分害怕,跑到一个山谷中躲藏了起来。二十多天后,史思明才出来,收集了七百多名逃散的唐朝士卒。平卢守将史定方带领精兵两千人前来营救安禄山。契丹人退走了,安禄山才得救了。等到了平卢,安禄山手下的人都没有了,安禄山不知如何是好。史思明带领着残兵赶回来拜见安禄山。安禄山十分高兴,握着史思明的手说:“我有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史思明退出去之后,悄悄对亲信们说“如果我早出来的话,也会同哥解一样被斩了。”
天宝十一年,安禄山调动蕃、汉步骑兵二十多万,准备进攻契丹,想雪去年战败的耻辱。在这以前,突厥人阿布思投降唐朝,李隆基对他十分厚待,赐他姓名为李献忠。李献忠经过多年的征战,升迁为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能征惯战,又有谋略,不愿意处在安禄山之下。安禄山对他十分忌恨。这一次,安禄山向李隆基奏请,让李献忠带领同罗的数万部队,同他一起攻打契丹人。李献忠怕在作战时被安禄山害了,就禀告朔方留后,不带兵前去。但留后不同意,李献忠就带领部下,洗劫了大唐军队的仓库,向北逃入了沙漠,叛逃了。安禄山因为这个原因,也停止了对契丹的进攻。
杨国忠为了削弱安禄山的力量,向李隆基奏请,任命吉温为御史中丞,并担任京城、关内采访使。吉温接到任命后,特意到范阳向安禄山告辞。安禄山命令儿子安庆绪,将吉温送到范阳的边界,替吉温将马从驿站里牵出来,牵着马走了十几步。吉温对此非常感激。吉温到了长安后,朝廷有什么动静,就立即派人飞马告诉安禄山,从不隔夜。
哥书翰向来和安禄山、安思顺不和,李隆基常常想法让他们和解,成为兄弟。这年冬天,三个人都到了京城,李隆基命令高力士在城东宴请他们,做做和事佬。酒席上,安禄山对哥书翰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而你的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咱们两个差不多,怎么就不能相互亲近呢?”哥书翰说:“古人说,狐狸向着窟窿鸣叫是不祥,因为它忘了本。兄长如果想同小弟亲近,我怎么干不一心一意呢。”安禄山认为哥书翰在讥讽他是胡人,勃然大怒说:“你这个突厥竟敢如此无礼。”哥书翰也不示弱,想反唇相讥,高力士在一个劲儿地对他使眼色,哥书翰于是就假装喝醉离去了,众人也就散去了。从这以后,安禄山与哥书翰的积怨更深了。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担任了宰相。安禄山觉着李林甫比自己更狡猾阴险,因此还害怕他。等到杨国忠作了宰相,安禄山根本看不起他,两个人就有了仇恨。杨国忠多次在李隆基面前说安禄山会造反,但李隆基就是不听。
天宝十三年,因为杨国忠多次对李隆基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并对李隆基说:“陛下给安禄山下诏试一试,让他进京,安禄山肯定不会来。”李隆基就给安禄山下诏,宣他进京。安禄山接到命令后,就立即进京了。安禄山在华清宫谒见李隆基,装出一幅可怜相,一把鼻子一把泪地说:“臣本来是低贱的胡人,受到陛下的宠信,被破格提拔到今天这个位置,却被杨国忠等所忌恨。但即使是被冤枉而死,想想陛下对我的厚爱,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李隆基见他的样子十分可怜,就又赏赐给他了几百万钱财,从此,对安禄山更加宠信,杨国忠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太子也知道安禄山一定会造反,也多次劝说李隆基,但李隆基根本听不进别人说安禄山的坏话。
李隆基想给安禄山加一个宰相的职位,他已经命令张垍写好了草稿,还没有下诏。宰相杨国忠进谏说:“安禄山虽然能征善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他终归是一介武夫,认识不了几个字,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坐宰相。如果下了这样的诏书,任命安禄山为宰相,恐怕会被周围少数民族的国家耻笑。”李隆基顾及面子,才没有下这道诏书,但是,他仍想加封安禄山,任命安禄山为左仆射,将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赐为三品,一个赐为四品的官职。
安禄山上奏李隆基,请求兼领闲厩、群牧。李隆基立即满足了他的要求,任命安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安禄山又要求兼任总监,李隆基也没有犹豫,满足了他的要求,任命他兼任总监。安禄山秘密派遣亲信,挑选了上千匹能征惯战的好马,命令人精心喂养,准备着自己使用。
安禄山又上奏说:“我的部下里,在讨伐奚、契丹、九姓、同罗等的作战中,有很多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尽管是少数民族的,他们的战功确实显赫,就请陛下不拘一格,对他们提拔嘉奖。请陛下现在就下旨,让有司写好任命书,让臣带回去,对他们进行任命。”李隆基同意了。在安禄山的部队中,一次就任命了五百多名将军,两千多名中郎将。安禄山要进行叛乱,就想通过对部下加官进爵,来收买人心。
安禄山离开京城就要返回范阳时,李隆基脱下了自己穿的衣服,赏赐给了他。安禄山得到这样的赏赐,十分惊喜。但他害怕杨国忠再上奏皇上,不准他回范阳,再将他留在京城,离开李隆基后,便急急忙忙地乘快马离开了京城,然后再乘船顺流而下。上船后,安禄山命令船夫们十五里一轮换,昼夜兼程,日行百里,所经过的郡县也不停船。从此以后,凡是有说安禄山造反的,李隆基都命令将他绑起来,交送给安禄山。于是,朝野中人人都知道安禄山将要造反了,但再也没有人敢对李隆基说。
安禄山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李隆基命令高力士前去给他送行。高力士送行回来后,李隆基问安禄山高兴吗?高力士回答说,安禄山是有些不高兴。李隆基知道了,本来想任命他为宰相而中途变卦的事,已被安禄山知道了,李隆基十分生气,知道这一定是张垍告诉了安禄山,立即贬了张垍的官,把他赶出了京城。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进一步加快了叛乱的步伐。他向李隆基上奏提出,要用三十二名少数民族将领代替三十二名汉人将领,李隆基同意了。宰相韦见素知道后对杨国忠说:“安禄山反叛的野心现在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了,明天我要对圣上极力说明此事,劝说皇上要加强防范。如果圣上不同意,你在继续对圣上进行劝说。”杨国忠当时答应了。第二天,他们见到了李隆基,韦见素慷慨陈词,极力劝说李隆基,警惕安禄山造反,并说,安禄山造反的迹象已经表露出来了。李隆基听了很不高兴,不同意韦见素的请求。杨国忠见李隆基不高兴,对安禄山造反的事只字不敢提了。又过了几天,韦见素和杨国忠又对李隆基说,他们有办法阻止安禄山的叛乱,要李隆基任命安禄山为宰相,召他进京。再将他管辖的三个重镇分开,将每一个镇分别任命一个节度使,这样,他的实力被减弱了,就不能叛乱了。李隆基当时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也命令人写了草诏,但李隆基又犹豫了,他派了一名亲信宦官以给安禄山送珍奇的水果为名,前去探听安禄山的动静。这名宦官受了安禄山的许多贿赂,回来后,对李隆基极力称赞安禄山对皇上的衷心,绝对不会叛乱。李隆基听了宦官的话,就对杨国忠等说:“安禄山,朕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他一定不会对朕三心二意。朕敢担保,他不会造反,你们就不用多操心了。”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就开始时时提防朝廷。朝廷每次派遣使者到范阳,一开始,他都称病不接见,直到等暗中将军队都准备好了,然后才出来接见。一次,朝廷的使者到了范阳二十多天了,他不出来接见,已经没有一点臣子的礼节。
在京城,杨国忠日日夜夜在寻找着安禄山造反的把柄,他命令京兆尹派人包围了安禄山在京城的家,并逮捕了安禄山的一名家客,将他送到御史台监狱,暗暗将他杀死。安禄山的儿子庆宗在京师,秘密派人报告安禄山,安禄山听了更加害怕。六月,李隆基的一个儿子结婚,李隆基下诏让安禄山来京城进行观礼,安禄山谎称自己有病,没有前来。
秋天,安禄山上奏,要献给朝廷三千匹马,每匹马配两个马夫,有二十二个蕃将护送。河南尹怕发生意外,上奏说:“让安禄山在冬天再献马。由官府配给马夫,不需要安禄山派军队前来送马。”
李隆基到这个时候才有些明白,开始怀疑安禄山图谋不轨。而这个时候,那位宦官受贿的事也暴露了,李隆基命令将那位宦官以其他原因杀死。李隆基命令宦官冯神威再到范阳传圣旨说:“朕为爱卿特意做了一道美味羹肴,十月朕在华清宫等着爱卿。”神威宣旨时,安禄山躺在床上,微微抬了抬身子,也不下拜,说:“圣人现在可好吗?既然马不用献也可以,那就不献了。我十月一定到京师。”说完,就命令手下将冯神威安置到馆舍,再也不接见他了。又过了好几天,才让他回去,安禄山也没有给皇上谢表书。冯神威如漏网之鱼,仓皇逃回到京师,见了李隆基,痛哭着说:“我几乎再见不到陛下了。”
安禄山磨刀霍霍,就要准备起兵了。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1.《关于承仙所托我想说安禄山谋反是怎样瞒过李隆基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承仙所托我想说安禄山谋反是怎样瞒过李隆基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2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