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2年开始,太平洋战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美国海军在过渡水域开始突袭,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其中日本的联合舰队重巡洋舰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在瓜州海域上的一系列的战斗,双方互有战损(在萨沃海战中文森斯号、昆西号、阿斯托里亚号三艘美国巡洋舰被击沉,取得最大战果就是潜艇击沉的加古号重巡洋舰)。这系列的战斗让美国海军获得一个经验,在漫长的太平洋战争中,大多数战斗都是由重巡洋舰搭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展开的在轻型编队交战。在这些由高速航行,短时间接战的战斗,需要战舰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输出最大的火力来压制对手,摧毁对手战舰。由此得出二战期间,美国对巡洋舰设计用于两个通用目的:一、舰队支援与驱逐舰结合,既用于防御敌方驱逐舰,也用于对敌方战线进行鱼雷攻击。二、独立行动的组合,包括在敌对水域巡航、袭击和保护太平洋上的漫长航道。

为了执行这样战争任务,美国海军需要建造一艘具有快速射击8英寸火炮的重型巡洋舰,并且该款战舰可以在与日本巡洋舰交战并能成功击沉他们。但在战争初期的多次行动中,美国发现自己的巡洋舰几乎不能在夜间行动中击中快速的日本重巡洋舰。其原因就在单发炮弹的威力和弹药发射速度上面。美国海军当时重巡洋舰使用的203毫米炮弹威力足够,但射速太慢;而轻巡洋舰的152毫米火炮射速很高,但炮弹威力不足。因此,美国海军在Mk15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式Mk16型203毫米火炮,保持威力的同时,提升了射速。这些全新的主炮被安装在最新设计了得梅因级重巡洋舰上,这是美国在二战期间设计的最后一类重巡洋舰,代表了二战重巡洋舰设计的顶峰。

得梅因级重巡洋舰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重型巡洋舰,全长716英尺,满载排水量近 21,000 吨(是条约型的两倍多)。得梅因级的舰体仍然采用巴尔的摩级的平甲板舰型,首部加高。舰体增长加宽,但长宽比降低,增加了稳定性。排水量比巴尔的摩级增加了近4000吨。上层建筑承袭了俄勒冈城级的风格,采用双桅单烟囱,从前部舰桥到后部舰桥是一个整体。此外,上层建筑更加简洁干净。此外,中央堡垒内的细分舱壁厚度为 0.75英寸,由STS制成,具有极强的抗碎裂能力。装甲带的厚度为6英寸至4英寸,在堡垒的前后两端有5英寸的舱壁,以及一个3.5英寸的防护甲板,上面有一个1英寸的“爆破甲板”,就像美国战列舰一样。内部细分甚至在 V 线上方也很精细,在那里大量的防火门可以隔离损坏的区域。炮塔装甲,司令塔装甲和舰内通话简装甲。水中防御设计还是一贯的传统,只不过水密区的划分更细致,水密隔壁作了加强。

火力是这款战舰最强的亮点,Mk16型主炮射速可以达到10发/分(这也是第一个安装自动装弹的8英寸火炮),是旧款Mk15型主炮的3倍以上,在配合SHS重型炮弹(超重型穿甲弹)时,在单位时间弹药投射量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重巡洋舰(据说1轮齐射就可以送出1.368吨的弹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送出近13,7吨重的炮弹)。得梅因级重巡洋舰采用3联装炮塔重达450吨,采用首二尾一,首部炮塔呈背负式主炮布置。副炮的数量和型号与巴尔的摩级一致。防空火力最初设计时计划安装与巴尔的摩级数量一致的4联装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而20毫米单管“厄利孔”机关炮的数量减少到20门。但是当完时,双联装76毫米高炮开发成功,取代了4联装40毫米炮。空出来的空间则被安装上20毫米单管机关炮(一说20毫米高炮增加到24门;一说是安装上了6座双联装20毫米炮)。

在雷达和火控设备方面,得梅因级重巡洋舰的主炮由配备Mk13雷达的Mk24 GFCS指挥。Mk25/35雷达控制5英寸火炮,配备Mk35雷达的Mk56 GFCS控制3英寸/50防空炮。它们配备了SPS-6C和SPS-8A水面搜索雷达。安装1台SR-3对空搜索雷达,1台SP战斗机引导雷达,2台Mk54主炮射击指挥仪(Mk13火控雷达),4台Mk37副炮射击指挥仪(Mk25火控雷达), 4台Mk56主炮射击指挥仪(Mk35火控雷达)。

像大多数二战巡洋舰一样,飞机机库位于船尾,以降低汽油燃料火灾的风险,例如在战争的水面行动中吞没了许多美国巡洋舰的火灾。机库是通过甲板舱口进入的,飞机由起重机降入舱内。原始设计中提供了两个弹射器,但似乎从未安装过。到 1948 年,西科斯基 HO3S 直升机开始补充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并在 1949 年完全取代它们。船只大部分海上时间都使用后甲板作为船只设施(飞机起重机非常适合用于发射和回收船只)。侦察职能已转移到航空母舰上。

动力设备完全沿用巴尔的摩级的装备,因为排水量增大和长宽比降低,最大航速有所下降。此外,动力舱仿照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设计,采用每个动力舱安装1台锅炉与1台蒸汽轮机的模式。这样的布置抗损性大大提高。虽然排水量增大,但舰体内部空间的扩大使得燃料携带量也大大增加,续航力比巴尔的摩级略有提高。超大的排水量、均衡的装甲防御、强大的火炮、优异的射控设备以及出色的机动能力,使得得梅因级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重巡洋舰。

6艘得梅因 (CA-134) 级重巡洋舰在1942财年获得授权,2艘在1943财年,4艘在 1945财年获得授权,总共有着12艘的建造计划。但日本海军溃败得太快,1944年就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了。所以1945财年批准的四艘(CA-150 至 153)在当年的3月被取消了。CA-149于同年8被取消,CA-140至143的建造计划也在1946年6月至7月间被取消。只有得梅因(CA- 134)、塞勒姆 (CA-139) 和纽波特纽斯 (CA-148) 已完工,在1945年铺设并于1948到1949年投入使用。

作为二战历史上最经典的重型巡洋舰,这些舰艇展示了自己最卓越的火力、速度、适航性和防护能力。它们本可以在二战类型的战斗中充当护航队或特遣队的反水面袭击者屏幕,尽管它们在试航中跑不到32节以上的速度,并且防护水平无法抵抗德国沙恩霍斯特级的火炮攻击,但无法否认他们的无与伦比的优秀。得梅因级重巡洋舰一直保留着二战时最完整的设计(没有被改成导弹巡洋舰)。

首舰得梅因号在1961年退役,并在费城海军造船厂保留。直到2006年8月21日从费城被拖走,在德克萨斯州的布朗斯维尔进行报废、拆除和回收。但他身上的大量物品被博物馆收藏(美国海军历史中心拿走了舰钟)。

塞勒姆 (CA-139)于1959年被退出现役,后被安置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后备舰队(储备战舰)中。塞勒姆在那里呆了三十多年。她在1991年7月从正式在海军舰艇登记处退伍,并于1994年10月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开始了作为博物馆船的新工作。

纽波特纽斯号(CA 148)由纽波特纽斯建造。1949年1月29日投入使用,1962年开始改造,从1960年代到1974年在越南战场作战,成为陆军强悍的海上火力点,但在1972 年10月1日因火炮老化,中间主炮爆炸,炮塔被炸毁,炮塔永久失效。但他还是一直坚持到打工到1975年,一度成为美国海军服役的最后一艘全炮巡洋舰。1975 年 6 月 27 日退役,直到1993年2月25日出售,1993-1994年在新奥尔良报废。

1.《【敌对水域】1分钟10轮齐射,投掷弹药13.7吨的世界最强全炮巡洋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敌对水域】1分钟10轮齐射,投掷弹药13.7吨的世界最强全炮巡洋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3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