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NGA-听多了也没完没了
前言
这次新来的干员稀缺音有点意思。是新的种族疲劳史。一开始以为是以杜林或植物为原型的干原,仔细看后发现她是什么树懒。(莎士比亚)。
不过这次考据和之前不同,我没法得出明确的结论(见下文),只能大致确定她的原型是几种树懒中的一种,要定位到某个特定的种的话就需要依靠一些不太牢靠的证据了。。。所以我也希望这个贴子的砖能引出大佬的玉。
结论:稀音的原型是白喉三趾树懒(Bradypus tridactylus,[来源])或者褐喉树懒(Bradypus variegatus,[来源])或者侏三趾树懒( Bradypus pygmaeus),[来源])中的一种。根据一些侧面的证据,她的原型可能是其中的侏三趾树懒(见下文)。
考据过程:
1. 种族名 “皮洛萨“
其来源应该是“Pilosa“,(哺乳动物门下的)披毛目([来源]),其中包括树懒(二趾树懒和三趾树懒)还有食蚁兽(估计yj以后可能会考虑出什么以大食蚁兽为原型的干员)。由此也可以确定稀音是一种食蚁兽或者树懒。
2. 精二立绘里的“背后灵“ (见下图)
可以看到这就是个树懒,不过没有露出脚趾上的爪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眼睛上的“眼罩“,和维基百科上不同“树懒“的形态对比之后(见其中的现存树懒物种词条以及相关图片搜索),可以得出只有白喉三趾树懒,褐喉树懒和侏三趾树懒有吻合的“眼罩“,也就是说,稀音的原型是三者之一。不过很遗憾,到了这一步我就很难再继续缩窄范围了,因为从干员现有的资料和相应树懒的学名中我确实没有找到可以把稀音确切地联系到其中一个物种的证据。
其中,白喉三趾树懒和褐喉树懒的形态非常相似,除了喉部白喉树懒有一块黄斑(说实在我没找到)和基因,分布上的差别两者几乎一模一样。最后,这几种树懒都分布在南美洲,于是也没办法通过地理位置的联系来把它们分开了(稀音的出身是萨尔贡。)
同时,我在B站AsuraSJ的相关动态的评论区中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我在此补充一下:如果我们观察立绘中稀音的手指的话可以看到,她的手指基本上都是分成三组的(见下图),暗示她是三趾树懒的一种。而根据这个说法,我进一步推测yj可能把一些证据放到了稀音“本人“身上。我们可以注意到稀音的一个人设特点:她似乎不高(之前罗德岛人事部的家具套装可见,见下图)而且她立绘里的“背后灵“也很小*,而这似乎可能正与侏三趾树懒名字中的“侏“(侏儒,pygmy)相吻合。也正因此,我初步猜测她的原型可能是侏三趾树懒(Bradypus pygmaeus)。(当然这也只是个稍显附会的猜测。)
另外一个证据则来自于微博奇怪所所长的,其中提到那个背后灵没有爪子而且身影模糊可能意味着干员对应的原型已经濒危(有一定可能性,参考拉普兰德和德克萨斯的狼魂背后灵)。而上述的三种三趾树懒中,只有侏三趾树懒是濒危物种(CR,极危,)而白喉三趾树懒和褐喉树懒并没有受到威胁(LC,无危),由此进一步表明稀音的原型是侏三趾树懒。
侏三趾树懒的体长可达50cm,而白喉三趾树懒和褐喉树懒的体长可达70cm。
不知为何奇怪所所长认为所有的树懒都是濒危的,以至于没有从这个证据推断出稀音的原型是侏三趾树懒。
白喉三趾树懒:
褐喉树懒:
侏三趾树懒:
鬃毛三趾树懒(Bradypus torquatus):这是四种三趾树懒中唯一没有“眼罩“的种。
她的手指:
她很小只(注意呆毛露出来了):
3. 最后我讲讲那棵树。根据树上花的颜色分布和花蕊形态,我认为那棵树应该是木槿(Hibiscus syriacus)。那么为啥木槿会和树懒扯上关系呢?我看到的说法说是树懒很喜欢吃木槿花(原文为“hibiscus”,指的是木槿属的植物的花,不单单是上述的木槿,另外这也是芙蓉的英文名,可能会成为本子的创作灵感来源 树懒啃芙蓉 ),木槿花“又称树懒的巧克力“(一方面这个花应该是无毒的,另外可以想象这花比树懒常吃树叶好消化而且里面还有花蜜,树懒肯定是喜欢的,就是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别的吸引树懒的物质),不过树懒实际吃的“木槿花”可能只是木槿的近亲(见下图,里面的树懒吃的可能是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并不是说树懒就一定要盯着木槿不放的。而且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木槿花和某种特定的树懒有联系,也就没法从这个角度挖下去了。
木槿
立绘里的木槿:
吃“木槿“花的树懒:(这陶醉的小脸)。
不知道稀音是不是在嚼花。
1.《【方舟wiki】明日方舟:关于稀音原型的一点考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舟wiki】明日方舟:关于稀音原型的一点考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3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