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昂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很多新兴技术在没有进行充分实验的情况下被用于战场。

可以说,士兵就是自愿测试人员,用性命换来宝贵的实验资料,才有了科技发达的今天。

空战不是一战中才发明的,热气球在拿破仑时代就被使用,用来观察远方和散播宣传物。飞机也在意大利对抗奥斯曼帝国时被用来进行轰炸。但是一战中的空战把这项战术推向新高度,飞机在这场战争中比以往的重要性都要大,规模也更大。

一开始,军官们对用飞机来作战持保守态度,之前飞机只被用来侦察。但是1915年德国成功地把机枪安在飞机上,还可以透过螺旋桨发射,这一项发明诞生了所谓的战斗机,也给了德国在战斗中的优势。

德国飞行员和他的副驾驶,1918年

德军的这一优势只持续到了1916年,凡尔登战役爆发后两个月。法国建立了飞行小队,英国也开始重视空战,发展他们的皇家飞行队,盟军开始占了上风。1917年上半年,德国重组队伍,更现代的战斗机问世,天空的霸权暂时回到德国手里。英国死伤人数是德国的四倍。法国和英国再次重组规划,才把空中的战况掌控下来,直到签署停战协议。

1915年期间,德国的战术有了新的突破,用齐柏林飞艇轰炸英国和法国。这一战术专门针对地面上的特定建筑物,比如负责生产的中心。这一战术在随后100年被其他国家接纳并广泛使用。也是那个时候,在轰炸工厂和海港的同时,平民伤亡也开始出现。

西部战线中的英国轰炸机,是从第二架飞机舱中拍摄

这一时期,被飞机炸死的平民还不算多(跟以后比起来),但地面的市民也渐渐有了“空袭”的概念。人们开始恐惧天上飞过的飞机。只有一种情况让平民对飞机有点欢迎的态度,1915年到1918年间,盟军的飞机偶尔会从天上散播传单到被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为了鼓舞士气,让沦陷地区的人们不要对德军屈服。

1915年,飞行战术在德国和同盟国家中都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特别是操控飞机的飞行员。超过五次成功完成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在媒体上享有了“王牌”这一响亮称号。王牌飞行员在本土战场的家乡被当成明星一样崇拜。这一战争文化席卷了整个社会,让平民更加关注战况。但是也有弊端,对个别的士兵过度关注,让其他更多的普通士兵不为人知,英雄的背后,还有大量的名士兵在苦苦作战。对王牌飞行员搞个人崇拜,其实是空军和陆军互相竞争出来的产物。

德军士兵在一堆气罐前,准备将它们装到气球上,西部战线

总结:到一战结束,空中任务的作用基本都是用在轰炸和特定地点的爆破,其实战术还在很早期的阶段,并不成熟。有很多因素限制了这一时期对空战的发展,其中之一是资金不足,毕竟是新兴科技。但是在攻击力方面,弥补了战术上的不成熟,此时的摄影技术,可以在天上的热气球中捕捉到很多敌军信息,对地面部队有了很大的帮助。

这一帮助,也有它的局限性。空中支援对双方士兵都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是空中支援想要发挥最大重要,对天气有很大的依耐性。总的来说,空战技术在一战中起步了很大一截,对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实现了之前很多没有机会实验的想法和创意。但是科技发展的代价,是士兵的生命。

德军侦察热气球正在升起

被抓获的德军飞机停在一庭院中,1915年

士兵在训练基地实验机枪

英军飞行员和他的侦察员搭档,这张照片的特别之处是最早想拍出彩色照片的实验

美军在试验用大型风筝把人拉到空中

德国飞机残骸

德军热气球被击中

一架德国的Pfalz Dr.I三翼飞机,1918年

侦察气球,德国

德军士兵侦察员在气球里

英国侦察机在敌军区域飞行,法国

德国士兵正在试图把颠倒的飞机放平

日本飞行员, 1914年

围坐在飞机周围,举行礼拜仪式,牧师就站在飞机里,法国

一艘英国飞艇尾部上坐着侦察兵

一群士兵扛着德国飞机飞翼的部分

德国飞机飞过埃及的吉萨金字塔

侦察归来的热气球,相比之下,下面的人看起来很小。一群人用很多跟绳子在控制下降,气球下面的篮子里可以坐两个人,很容易成为目标,所以也佩戴降落伞,随时跳出来。

德国水上飞机

法国骑兵观看飞机飞过

把100公斤重的炸弹装在飞机上

一群士兵在发射防空炮弹的剪影,右边的士兵正在递交下一枚炮弹

搭在炮管上的一个小平台,飞机正在从上面起飞

英国飞机正在开始执行轰炸任务

澳大利亚飞行员

(更多相关图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二战图典”)

1.《一战空战专题之惊人的代价——从图片看一战空战的科技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战空战专题之惊人的代价——从图片看一战空战的科技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cxvn.com/gl/djyxgl/238034.html